汽車充電樁的接口都是通用的,中國電動汽車有兩種充電模式,分為交流慢充口和直流快充口兩種形式,其中慢充口是7孔觸點,快充口是9孔觸點的。
充電樁一體和分體的區別在于安裝方式不同,分體充電樁需要另外購買控制柜進行安裝,而一體化充電樁控制裝置已經集成在充電樁本身,基本無需其他器材充電樁一體化技術成熟度更高,綜合管理系統成本更低,不用擔心控制系統兼容性,安裝時間也更快,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充電樁分體化結構相對于一體化結構,拆卸方便,維修修理也更加靈活,適合需要經常更換和維修的環境
指是慢充也叫交流充電,通過交流充電樁,并經由電動汽車車載充電機進行充電。汽車充電樁的接口都是通用的,中國電動汽車有兩種充電模式,分為交流慢充口和直流快充口兩種形式,其中慢充口是七孔觸點,快充口是九孔觸點。
1、380V家樁:380V,實際上是3相電,有3根火線接入,按初中物理公式(功率=電壓*電流),220*3*16=11KW,換算到model3車上約80公里/每小時,按車輛充滿420公里續航計算,完全充滿約6小時(后期涓流充電慢)。特斯拉官方加8000的樁就是采用此種形式。
2、220V家樁:單相電,常見家用樁可最大支持7Kw(32A),即220*32=7kw,換算到model3車上約50公里/每小時,完全充滿約9小時,但一般充電時會留有余量,1個晚上的時間足夠。
3、隨車充:這種實際上就是樁的簡易便攜版,一個帶槍的充電接頭,一般為200v,常規支持(8、10、16A)手動調節,16A每小時可充約25公里,主要作為外出臨時補電用,可接居民普通空調插座。特斯拉官方也有隨車充,2500。但這其中有個特例,如特斯拉歐標原裝隨車充及某魚上的特斯拉車友會定制隨車充,加個轉換接頭,即可支持380v16a或220V32A充電,這種速率完全可做為主充電設備來使用。但一般需要外加個充電防護箱,畢竟轉接頭直接放在室外不太安全,外人可輕易直接帶走。
1.快充充電樁是三孔的。2.這是因為快充充電樁需要提供更高的電流和功率,以加快充電速度。三孔設計可以同時提供三個電源接口,以滿足快速充電的需求。3.快充充電樁的三孔設計也方便了多個用戶同時使用,提高了充電效率和便利性。此外,三孔設計也符合國際標準,使得快充充電樁在全球范圍內都能被廣泛應用。
充電樁指的是帶有充電槍及人機交互界面的充電設備,簡單來說就是能充電的電氣設備,有一體式的有分體式的。
充電堆指的是將交流變為直流的電源集群,需要配置相應的充電樁,作為輸出端。充電堆的概念是隨著一拖多充電模式的產生而出現的,是高效利用電源模塊及合理分配充電功率的一種形式。
?
二者的區別:
首先,充電樁功率固化,因此其兼容性差,無法給不同功率需求的車充電。
其次,充電樁適應性差,無法適應電池技術迅速發展的需求,從而容易導致投資的充電設備無法持續使用。
矩陣式柔性充電堆的特點是:
1、功率共享:將充電站內所有功率集中,每個充電終端都可以從這個功率堆中獲取需要的功率;
2、柔性充電:根據車輛BMS所發出的充電需求,按需分配充電功率;
3、平滑擴展:隨著電池充電倍率的提升,充電功率需求的增大,可擴充功率堆的功率以滿足充電的需求;
4、節能高效:不論充電需求如何,都應保證充電設備可以工作在最佳的負載率區間;
因此,充電堆可以:
1、可以滿足各種車型充電的不同功率需求,提高充電設施的充電轉換效率及設備利用率。
2、可以滿足電池大倍率充電的需求,使現在投資的充電設備在未來得以持續使用。
充電堆可以解決充電樁“向上兼容”的問題
盡管目前充電樁接口等標準已經統一,但是其“向上兼容”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對于充電設施的需求也將不斷提高,現在建成的充電樁是否適合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使用,也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充電堆在充電時不用考慮充電倍率和電池容量等問題,只需根據電池所需功率進行充電。未來,當電池能量密度提高,電池容量增加,充電堆依舊可以通過提高充電功率實現充電,因此也有效地解決了充電樁“向上兼容”的問題。
充電樁主要分為四個時期:1.萌芽期2.培育期3.爆發和洗牌期4.關鍵發展期又叫新基建時期。
【1】2010年之前為萌芽期
此時充電樁行業還處于探索階段,2006年比亞迪建立了首個電動車充電站;08年為了滿足綠色奧運,建設了滿足50輛電動大巴需求的集中式充電站;09年上海先行建成商業運營管理的充電站。總的來說,2010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鬧,以形式主義為主。
【2】2011-2014為初步發展期又叫培育期
這期間充電樁市場由國家主導,主要參與者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普天新能源,且以公共汽車或政府內部用車為主,年新增充電樁不足僅幾千臺,市場規模還很小,以行業摸索為主。
【3】2015-2018的爆發期與洗牌期
2014年11月《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出臺,首次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環節與充電設施補貼掛鉤,民間資本加入市場;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車樁比達到1:1的發展目標,大規模的投資建設開啟,行業爆發,各企業跑馬圈地,促使2015年、2016年充電樁增速分別達到743%、233%。由于擴張太快、趨于盲目,建設標準出現一系列問題,2017和2018年充電樁建設增速也驟降到57%、62%,競爭的加劇導致企業差距拉大,部分玩家出局,行業洗牌加快。
【4】目前的新基建時期
2019年,我國公共充電樁總量達到51.6萬臺,政策補貼由新能源車向充電設施傾斜,行業逐漸成熟,部分企業也開始盈利,而行業的方向由建設端向質量更高的運營端轉移,在技術、市場、盈利模式上將產生變革。2020年3月充電樁被正式納入新基建,重視程度加大,窗口期也將縮短,在新商業模式探索、新一輪政策指導作用下,充電樁發展新通道開啟,迎來新機遇。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