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綠人充電樁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多坐城市開展業務,憑借先進的技術為電動車提供愈加智能保險的充電服務,也電動車自行車智能充電網絡為切入點,建設智能互聯網充電網絡,充電樁12小時自動斷電保護電池,無需辦卡、投幣,手機掃碼即可充電。
2、猛犸充電
為電動車出行提供充電服務,自助研發IOT和AI核心技術,解決充電業務難開展的問題。猛犸充電智能軟硬件的結合系統,在安全、全套服務上有檢測認證,除了點位多、選擇全外,猛犸充電讓用戶只需手機掃碼即可完成充電。
3、充電小斑馬
基于大數據應用的安全智能充換電服務商,提供安全高效的智能充電樁、充電柜、換電站等。為同城配送騎手、小區用戶提供安全智能換電服務。
4、天天充電
國內較大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業務服務商,專注于推動新能源出行和建設智慧城市,打造手機操控的便民智能充電樁,目前在全國二十余個地區有設立用戶業務服務部門。
5、小兔充電
小兔充充運用“物聯網+云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充電體驗,具有通過GPRS數據連接方式,用戶僅需一次掃碼確認充電即可。
6、閃開來電
專注于智慧充電操作系統、低速電動車充電樁等相關產品研發,將物聯網技術和移動應用相結合,通過云數據和互聯網智慧管理平臺,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結算等服務。
7、云易充
致力于將互聯網技術與電力自動化技術相融合,研發出了新一代的電動車智能充電樁,耐高溫、耐嚴寒,17道質檢工序,31省實地測試,維度跨越超過70°塑造適應全國各類天氣條件的安全穩定產品。
8、尚億源
主要產品有:電動車智能充電站,電動汽車充電樁、智能充電柜、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等智能充電設備。產品有經過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并頒發了CQC認證,產品有投保商業險,有平安保險公司承保。
9、車充安
車充安充電樁會實時監控充電運行狀態,當充電電流超過額定電流,或者有漏電的情況,系統會立刻切斷充電口電源并將上報系統。解決了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大部分充電樁仍需要人工巡檢的問題。
10、超翔科技
掌握了智能控制、物聯網、大功率等核心研發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設備、平臺、用戶和數據運營服務。致力于低速兩輪車智能充電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及各類智能充電設備的研發生產。
申請充電樁應聯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充電樁申請需要符合相關規定和條件,如車輛類型、個人或企業的資質等。同時還需要對充電樁的安裝地點、電力接入、設備品牌等進行評估和考慮。如果需要安裝在住宅小區內,則還需要獲得業主的同意。總的來說,充電樁申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仔細了解相關規定并進行妥善安排。
目前北京公共充電樁都是由不同單位在運營管理和收費的,充電費一般是由基本電費和服務費組成的,基本電費約1元左右,服務費根據各地物價局批準范圍不同,大部分服務費都是限制在1元以內,較多是每度電收取服務費0.8元,也就是總價約為1.8元-2.0元之間。
三個時間段的差分充電
價格執行高峰期為每天10點至15點和18點至21點;通常價格執行期為每天7:00至10:00、15:00至18:00、21:00至23:00;小時價格執行期為當日23:00至次日7:00。北京電力公司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價格調整范圍包括公共充電站、出租車、2噸、3噸、8噸環衛車專用站、公交快速充電站。每個充電站都張貼了新的收費標志。
充電,可以說是解決新能源車主續航焦慮的特效定心丸。然而車主的續航焦慮除了來自車輛本身自帶的電池容量之外,充電速度還有充電樁設備的普及程度同樣也非常重要。說起充電樁,這國內充電樁企業10強都有哪些呢?
1、特來電
特來電隸屬于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覆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增值服務。截至2020年,特來電充電樁總數為15.7臺,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充電樁運營龍頭企業,特來電的成長歷程并非一帆風順。2014年國內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大幅放開,箱式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特銳德組建子公司特來電,擬向下游充電樁運營產業延伸布局。然而充電樁行業本身基建屬性明確,只有形成規模才有盈利可能。特來電成立后曾長期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虧損額依然高達3億元。直至2018年,母公司特銳德財報顯示,公司營收58.06億元,凈利潤2億元,充電業務實現盈虧平衡,這也意味著特來電終于開啟了盈利模式。
2、星星充電
星星充電的營業范圍覆蓋充電設備制造、充電樁運營、平臺服務等環節。據了解,星星充電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充電設備銷售,其充電樁運營業務盈利規模較為有限。截止2020年,星星充電樁總數13.2萬臺。
與特來電不同,星星充電并沒有從成立之初就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做大量鋪陳,而是選擇以外包的形式快速建設充電樁,搶占市場份額。但隨后,隨著市場地位漸趨穩定,同時為了控制成本,星星充電兩年前開始進行核心部件研發,目前公司已研發出500kW液冷大功率充電樁,充電8分鐘可補充續航400km。
3、國家電網
提起國家電網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我們每個家庭的用電都由國家電網承擔,也可以說國家電網掌握著整個行業的命脈。占據如此重量級地位的國家電網在公共充電樁行業也沒有示弱,以北京五環內為例,5公里之內基本都可以找到國家電網的充電站。甚至一些偏遠景區的停車場,同樣也能看到國家電網的電樁。截止2020年,國網公司總計運營充電樁8.8萬臺。
4、中國普天
中國普天同為中央企業,但百億級的資產規模與國網公司萬億體量對比仍有相當差距,公司以信息通信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產品制造、產業投資等為主營業務,旗下子公司普天新能源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建設、運營和服務。
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普天運營充電樁數量為14,152臺。相比之下,國網公司的體量優勢中國普天無法企及,而民營企業特來電、星星充電的市場靈活性亦優于中國普天。
作為深耕信息通信領域的企業,中國普天正在力求通過技術優勢謀求差異化發展。普天新能源已與滴滴出行、神州優車等科技出行領域企業達成合作,嘗試打通充電與車輛運營平臺接口,在充電運營和大數據服務方面創造更多可能性。
5、上汽安悅
上汽集團作為目前運營充電樁規模最大的車企,其下屬公司上汽安悅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設施生產、建設、運營、綜合服務等業務。上汽安悅2020年運營充電樁數量為17,822臺。其背后主要有上汽集團作為靠山,上汽安悅不但可以充分利用4S店的資源建設充電樁,而且上汽集團投資的共享出行平臺EVCard也為安悅創造了大量充電需求。
6、比亞迪
同樣作為車企代表,比亞迪在充電樁建設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布局。從整車產業鏈來看:比亞迪在上游電池、電機、電控方面都做了嚴密部署,相應產品幾乎全部自用;向下順延到充電服務,比亞迪2015年開始建設公共充電樁,2018年初保有數量達到4,640臺。但就在2018年,比亞迪主動放棄了交流快充樁業務,致使2020年運營充電樁總數銳減至1,210臺。
這其中主要是因為目前直流樁是快充的主流,發展成熟應用廣泛,除比亞迪以外,其它品牌新能源車型基本不支持交流快充,普及交流快充技術的難度比較大。而且加裝快充模塊和交直流變壓器,會提高充電樁和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因此比亞迪的斷腕,或許可以成為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7、國電南瑞
國電南瑞是國網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力自動化及保護、電力電子、智能化電氣設備等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工程服務與工程總承包。該公司是國家電網沿高速公路已建充電站的主要設備供應商,2015年中標充電設備1.77億元,在中標主體中所占份額最大。技術專長與國網公司的需求支持無疑成為國電南瑞的王牌。
8、奧特迅
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功率直流設備整體方案解決商,成立于1998年,是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
2009年,其開始進入電動汽車充電領域,聚力于直流操作電源的研發生產,目前其高頻智能化充電模塊已作為成熟產品得到較為廣泛的落地應用。另一款產品矩陣式柔性充電堆也已投入運營,據稱一套充電堆可滿足64輛純電動出租車或720輛社會乘用車的充電需求。而奧特迅第二代充電技術集約式柔性公共充電堆則打破了一車一樁的模式,有望緩解交通能源、空間緊張的問題。
9、電動未來
電動未來是一家電動汽車充電領域B端服務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5年,旗下產品充電樁APP同年上線。此款APP主要用于協助車主查找充電樁、完成支付,同時支持路徑規劃、智能推薦、充電記錄等功能。2015年正處于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期,充電樁建設還沒有跟上,充電樁APP為找樁難的消費痛點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合作方的角度出發,電動未來一方面為中小型企業搭建充電樁運營管理后臺,另一方面也在利用數據互聯為特來電、上汽安悅等大型企業引流。作為聯動充電樁運營商與電動汽車車主的媒介,B、C兩端的廣泛接入都會給運營-服務-消費者三方創造更多利益。
10、云杉智慧
云杉智慧成立于2015年,業務涵蓋電動租賃車運營、電動公務車運營、電動通勤車運營等電動車綜合運營服務,以及充電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智能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等。2020年公司運營充電樁數量為7,845臺。
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收費分為電費和充電服務費,電費實行政府定價,充電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居民住宅小區內設置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用電,納入“居民生活用電”類別,執行政府定價,按照北京市“執行居民價格的非居民用戶”電價水平執行。電價標準為0.5103元/千瓦時(不滿1千伏)。
電瓶汽車和電頻單車充電樁最多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