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新能源汽車遠距離出行需求,國家電網表示將加快高速公路充電站建設,預計2025羊實現東部地區高速公路充電站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中西部地區達百分之六十,同時對早期建成的充電站,充電栓進行升級,改造,在京滬高速上開展超級大功率充電栓建設。
前景光明。因為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政府對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扶持,充電樁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大。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充電樁的充電速度和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用戶的體驗也逐漸被提升。因此,2022年充電樁行業的前景非常可觀。對于充電樁企業來說,未來需要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積極關注充電樁龍頭企業的股票和行業基金,以獲得穩定的收益。
一方面,今年7-8月份部分充電樁執行尖峰電價政策,多處充電站受此影響;另一方面,一些運營商不再大打“優惠牌”,服務費有所攀升。
建議有車位的趕緊裝個私人充電樁不久之后肯定是稀缺資源電車是大趨勢但將來怎樣不確定感覺會漲價也會限制充電或者錯峰充電。?
要排隊。
一般來講,春節期間高速車輛比較多,新能源車需要充電的肯定也會很多,而高速服務區能夠提供的充電樁有限,所以,排隊是需要的,當然,主要還是看車輛情況,車少有時也會不要排隊。
2012年6月,我國國務院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就提到了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規劃。隨后,我國相繼出臺了12項涉及到充電基礎設施的政策。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提到依托“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2021年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和《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通知》,以加強充換電服務,支持依托其他城市建設。
2021年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政策匯總及解讀
在2014年之前,國家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政策基本都是規劃建設充電樁、換電站,而自2014年起,我國政策開始了對加氫站的規劃,這同時意味著我國開始進入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
2015年在規劃中提出了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的概念,將“互聯網+”與充電基礎設施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充電基礎設施業態。此后,我國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的政策將重點放在了私人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公共交通、物流、環衛等商用車充電配套設施領域。
在先前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臺,規劃車樁比(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保有量配比)基本達到1∶1,目前仍未完成,還需要各地政府加強建設共同完成車樁比1:1的目標。
2021年各省市充電配套設施
政策匯總及解讀
截至2021年2月,全國共有30個省份出臺了充電配套設施相關政策的規劃。地方相應國家號召,各地推出的各項與電動汽車充電配套設施相關的政策與補貼,將充電配套設施的發展從地方向中央推進。
而上海、北京、廣東、浙江和江蘇等充電樁數量較多的城市在充電樁新政的發布上較為積極,已發布針對政策,且北上廣等地已提及對加氫站的建設。
為了更好的推進充電樁等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國家、地方陸續出臺補貼政策。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基礎設施,現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獎補政策,中央統籌規劃+地方獎補跟進。根據各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的不同給予不同程度的獎補政策,2016-2020年最高獎補資金分別為1.2億、1.4億、1.6以、1.8億、2億元。
發展現狀不是太令人滿意,未來趨勢向好。當前,電動汽車由于電池續行的原因,以及充電時間過長,導致銷售量不是太大,導致充電樁目前還不普及。但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未來發展趨勢向上向好。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